古代服饰的演变(2)

2022-05-02 11:32来源:文通网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的人转变时期。这时由于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裟束,一般群众的服装受到胡服的强烈影响,将胡服的褊窄紧身和圆领、开板等特点都吸收了过来,最后形成了唐代的“缺骨夸袍”、“四樱衫”等袍服。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又醉心“汉化”,十分羡慕汉代帝王那一套峨冠博带的“威仪”,北魏的孝史帝元宏就是其代表人物。于是,宽袍大袖的衣裳冠冕之类遂在“法服”(礼服)中保存了下来。到了唐代,上自皇帝,下至厮役,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圆领袍、裹幞头,穿长?靴。是为“常服” 旧式的冠服,皇帝和官僚们也只在大祭祀和大朝会的时候穿一穿。自南北朝后期至明代,法服和常服一直是并存,但是前者使用的范围始终很小。

  常服,在唐代出现了几个前所未有的特点。首先说幞头,它本是一条头巾,系自汉代的襟头、幅巾等演变而来,裹幞头时两个巾角朝前系住发髯,其余两个巾角在脑后系一结,多余的部分自然垂下,头巾的质地一般用黑色纱、罗,所以后面垂着的巾角也是软的,称“软脚幞头”。以后将软脚中加铜、铁丝撑起来,就成为“硬脚幞头”。硬脚后来又做出不同形状,翘成不同的角度,而产生了“翘脚幞头”,“展脚幞头”等多种名目。再说腰带,汉代虽然在革带上装豪华的带钩,其花样虽多,却并没有一定的制度。唐代则不然,唐代的革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系结,另在带身上装带铐。带侉是一种方形的饰片,依官僚品阶的不同,分别用玉、金、犀、银、铁等质料制做,使腰带也成为区别官阶的一项标志。另外,隋代开始出现的“品色衣”,至唐代乃形成制度,成为此后我国官服制度上的一大特色。虽然宋、明各代的具体规定不同,但都把官品和服色联系了起来。在唐代,皇帝的服色为柘黄,官僚自一品至九品,服色以紫、绯、绿、青为差。平民百姓多穿白衣。士兵在汉代衣赤,隋代衣黄,唐代则衣皂。

  唐代的女装裟主要由裙、衫、帔三件组成。裙长曳地,衫子的下摆裹在裙腰里面,肩上再披着长围巾一样的帔帛。唐代前期,中原一带的妇女还特别喜欢穿西域装。着翻领小袖卜衣,条纹裤,线鞋,戴一顶卷檐胡帽。唐代贵族妇女的面部化妆也很繁复,额上涂“额黄”,眉问贴“花锢”,鬓畔画“斜红”,两颊点“妆靥”,再加上朱粉”、“口脂”、“眉黛”等。与唐诗中的描写:“眉问翠钿深”,“当面施圆靥”等诗句,完全相符。

  宋代服饰人体沿袭唐制。但这时的幞头,内衬木骨,外罩漆纱,宋代人称之为“幞头帽子”,可随意脱戴,与唐初之必须临时系裹的软脚幞头大不相同了。这叫幞头的样式是不同身分的重要标志。皇帝和官僚所戴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删平直伸长。身分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

  宋代妇女渐不戴帔帛,而且多着小袖对襟式上衣,盖在下裙之外。唐代贵妇戴花衩(当时叫“花树”),宋代改用花冠。传安阳宋韩琦墓所出金丝编织的花冠,制作工细,和故宫旧藏的《历代帝后图》中宋代皇后所戴的凤冠极为相似。

  另外,缠足的陋习出现于五代末,至北宋中晚期在贵族妇女当中己较普遍。这种做法摧残了妇女身心的健康,在南术肖照的《中兴祯应图》中描绘的北宋末期的贵族妇女,己经都是一副纤弱的病态,缠足的恶果在这时已能很清楚地看出来了。

  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了中国。蒙古族男子多把顶发当额下垂一小绺,如桃式,余发分编两辫。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后。贵族妇女必戴姑姑冠。冠用绒锦做成,上缀珠玉,高约一尺。官服用龙蟒缎衣,以龙爪分等级。便服仍采用唐宋式样。外出戴盔式折边帽或四楞帽。平民妇女或女蜱,梳顶心髻,穿黑褐色袍。

  明代服饰,材料更加丰富,明代官服制度,皇帝穿龙袍,大臣依等级穿绣有蟒、斗牛、飞鱼等纹饰的宽大袍服,袍上胸背缀有象征等级不同而纹饰各异的补子,头蓄发绾髻,戴由幞头演变而来的乌纱帽,腰有玉带。明代统治者为了表示自己天下的巩固,有所谓“四方平定中”和“六合一统帽”,分别为读书人和小商贩、市民所用。元代的笠子帽、宋代的巾子仍有保留。劳动人民穿短衣,头裹巾子,有的则戴网巾。妇女发髻多垂于脑后。南方妇女有云肩、比甲、遮眉勒。大量的明代文物中,保存着丰富的服饰形象材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