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的演变

2022-05-02 11:32来源:文通网

  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都有其小同的风貌,这是同当时的经济基础、生活环境、社会风俗与审美观念密不可分的。服饰常常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征。

  北京周口店发现过旧石器时代(距今18000余年)山顶洞人所用的骨针,说明从这个时候起,居住在我国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已经知道缝制衣服。在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器上,出现过穿衣服的人物图案。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商代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关服饰的资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人像上,可以看到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穿裙裳,腰间束带,裹腿,着翘尖鞋的奴隶主,和免冠、着圆领衣,手上戴枷的奴隶的形象。从这些材料看来,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这时已经形成。

  西周时代,贵族们仍然把上衣和下裳分开,在金文和《尚书》、《诗经》等古文献中可以看到玄衣、衮农、黄裳、绣裳等名目。此外他们在腰间常束宽宽的绅带,腹前有时还系着一条象围裙一样的。

  春秋战国时代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深夜和胡服的出现,深衣将过去不相连的衣和裳连属在一起,“被体深邃”,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摆不开衩,而是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这种服装在战国对广泛流行。

  胡服则指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服装,他们为了游牧时骑马的需要。多穿短衣、长裤和靴。这种服制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引进以装备军队而加以改革的。伴随着胡服也传来了带钩。它起初带着外来语的名字,叫“鲜卑”、“犀毗”或“私龇头”等,后来才通称为带钩。带钩是束结革带用的。这种带也叫“钩络带”,它结扎起来要比过去的绅带便捷得多,所以很受欢迎,带钩的制作自战国以至两汉都很盛行,所以式样繁多,有些制作也很精美。成为一种优秀的工艺品。

  由于西汉时的深衣是将下襟缠在身上,这样既欠便利又费布帛,所以到了东汉时,一种直裾的??(chan yu搀于)就流行开来了。在东汉时的画像石上,我们看到的官员和士人,大都穿着这类衣饰。??的再发展一步,就是唐、宋时代的交领袍。

  除了衣制之外,汉代服装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冠制。冠本来是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很小,并不覆盖整个头顶。占时曾有男子成年时皆行冠礼的规定;但在汉代,“卑贱执事”的人。都只能戴帻而不能戴冠。帻有点象一顶便帽,有平顶的,叫“平上帻”;有尾状顶的,叫“介帻”。到了王莽时,据说他自己头秃,所以先戴帻,帻上再加冠。后来这种戴法普及开来,因而在东汉画像石上出现的冠,也都在下面衬着帻。但冠和帻并不能随便配合,文官戴的进贤冠要配介帻,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则要配平上帻。进贤冠前部高耸,后部倾斜,外形有点象个斜三角形的跛足小板凳。冠前有“梁”,根据梁数的多寡来区别身分的高低。武弁大冠义叫“惠文冠”,惠即惠;指薄麻布。它起初是在平上帻上面扎一条麻布手巾,后来这条麻巾改用漆纱制作,看上去象在帻上罩了一个漆纱笼,所以又叫“笼冠”。

  不过,进贤冠前面的梁虽然起着区别尊卑的作用,但因梁数通常只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别,所以不能区分得很严格。作为官阶在服装上的标志,汉代主要通过绶来达到这个职的。绶本是系在官印上的绦带,汉代官员将印装在腰间的颦囊里,绶垂在外边。依官阶的大小,绶的颜色和织法都不相同,所以其身分可以一望而知。

  汉代的妇女一般将头发向后梳掠,在肩背间绾一个髻,像是拖着一把锤子,所以汉代人把它叫“椎”(音cui垂)髻”。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故事著称的粱鸿的妻子孟光,《后汉书》就说她“为椎髻,著布农”。在汉代的陶俑当中。这种发式很普遍。在画像石中还可以看到汉代妇女戴巾帼、华胜(首饰)的形象。腰鼓形的耳这时也出现了,不过这时的耳的戴法和后世不同,它是在耳垂上的眼里直接横插进去,露其前后两端在耳外。

 [1] [2] [3] [下一页]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