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界、传媒界,活跃着一位视野开阔、学养深厚、新见叠出的学者,他就是我国著名文明传播学家、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专家、北京华文教育顾问毛峰博士。
在2011年12月18日举行的中国第三届文明论坛上,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明的普世价值传播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课题组的主要专家,他鲜明地指出,应重新发掘与认知中华文明蕴藏的核心价值资源与文明特质,才能有效地建构和提升当代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这一话题立即成为当天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关注、探讨、热议的焦点。
毛峰教授认为,中华文明在21世纪之所以能够担当起引导全球文明的道德责任,其核心的传播品质、根本的文明精神,包括:太极大一统的整体和谐信仰;有效维系生态系统高度可持续性的绿色文明理念;以一视同仁、协和万邦的伦理原则组织公共生活的道德理性;有效培育个人自觉担当道德责任的儒家人文主义教化观念;敬天爱民、保障民生的民本理念;义利兼顾、务实笃行的实践理性、自由主义、经验主义的开放精神:高度尊崇历史经验与文明传统的人文主义、历史主义的精神;舍我其谁、浩然独立、奋进不息的道德主义、生命主义精神等。
毛峰教授在北师大内外,经常受到莘莘学子、在职研究生们追逐明星般的欢迎和追捧;在中国学界,毛峰开创的文明传播思想,成了一道具有博大视野和独特气质的人文景观。自2000年以来,毛峰就把中国儒家经典《论语》等直接引入文学院通识课《传播学概论》的数百人课堂上,外校、外系的旁听者,常常把阶梯教室挤得水泄不通、一座难求。
无论是高端论坛、讲座,还是各类成人在职班、短期培训班,慕名而来受教者常达千人。从课堂效果而言,大部分人是“漫卷诗书喜欲狂”,有沉吟不语若有所思的,也有烦躁不安、愤然离去的,但是在大学课堂那种极其常见的现象――伴随照本宣科的讲授而呼呼大睡者,却是从未有过。
除了毛峰讲课声若洪钟、底气十足外,他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发人深思,催人警醒,大脑如火山熔岩般奔流沸腾,人哪里能睡得着呢?他讲的一个个新鲜观点,虽然尚有继续论证的必要,但绝无温吞水状的不疼不痒。譬如讲卢梭,讲启蒙主义,在我们主流的话语系统里面,对二者的评价之高,在外国的近代思想家和思想流派当中可谓绝无仅有,但毛峰却给予迎头痛击,他结合工业革命以降人类现代化进程给人类自身带来的诸多弊病,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的启蒙主义对知识的崇拜和对科学的迷信,已经把人类引向自我毁灭的迷途。这样的论断振聋发聩,对听惯了向启蒙主义和近现代历史顶礼膜拜的青年学生来说,精神无不为之一振。
回到文明的经典性本身,回到中西文明最初的源头、最根本的智慧深处,探究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规律,为中国文化的全面复兴贡献绵薄之力,这是毛峰在传播学课程中开设经典著作诠释与进行创意传播的价值所在。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毛峰的脸上泛起诗人的神采与浪漫的激情之光:“我的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南开大学读本科时就奠定了根基。当时虽然被法学专业录取,但我初步观察社会的结果是: 一定存在着决定法律制度的更高级的精神机制、文化机制,这才是我要探究的东西。因此,我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尤其是在大二时深入阅读、摘抄美国现代诗人瓦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我眼前:那是宇宙般壮阔的世界,洋溢着生命的豪情,我突然明白了要找寻的东西――强大、独立、自由、欢乐、豪迈的人格,这是值得我个人、值得所有大地上的生命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到大四,我捧读《论语》等中国经典,惠特曼揭示的那个强大、独立、自由的世界‘再度君临’,我意识到:从古至今,无论中外,有一条人类精神活动、生命活动的根本法则,即‘道’,贯穿在各种文化形式之中,是文明的灵魂。揭示这一点,是我的使命和责任。我常为听众签名并题字:‘傲立于天地之间,挺拔乎宇宙之外”,这不仅是我最深的生命期许,也是我对‘人’这一概念的生命领悟的最高概括。是耶?非耶?听之天命而已!”
谈到自己开创的“文明传播学”的理论体系,毛峰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他综合运用东西方哲学、社会学、史学、尤其是生存现象学、诠释学的方法,对中华文明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探究,条分缕析出一系列“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包括:中华文明的价值机制,内含三个主要部分:公共信仰体系(道统)、公共教化体系(学统)和公共治理体系(政统),三者整全而协调地推动着中华文明在6500年以上的连续演进中,不断把中华文明的十大传播特质,包括融贯统一性、广大自由性、社群有序性、高度可持续性、公平开放性、道德人文性、个体自治性、内安外足性、诗意荟萃性、鲜活互动性等,向中原地区以外的全球广大地区,实现扩展性的文明传播。
作为文明传播学家,毛峰教授提出,“文明是人类生活的合理状态,是合理生活的基本方法”,因而,中华文明最早提出了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地鉴别人类价值、文明活动优劣的尺度体系,最早探索出一条适合全球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序扩展的运行机理。毛教授认为,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呈现为秩序化、体制化的概念序列,可称之为“元典序列”,包括:第一序列:太极、阴阳、天道;第二序列:日月、五星、七政;第三序列:礼、乐、政、刑、宪;第四序列:天、地、君、亲、师;第五序列:仁、义、礼、智、信;第六序列:忠、孝、节、烈、恕;第七序列:温、良、恭、俭、让;第八序列:富有、日新、盛德;第九序列:乾坤生息,变通其神;第十序列,大一统生命和谐。这些价值序列具有“与世常青的传播价值”,是中华文明在21世纪实现全面复兴的最大精神动力和进行创意传播的最深源泉。
为此,毛峰教授设计出一套以《龙腾凤舞》为总标题的中华文明传播史的讲解框架与视频资料,在各种传播场合,从海外华文课堂,到大学、研究院的专题讲座,不断获得各层次、各语种听众和专家的欢迎、好评与赞许。
2011年12月初冬季节,来自马来西亚的40多位华文教师,在北京市华文教育定点校――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兴致勃勃地聆听了毛峰的讲座――《龙腾凤舞:中华文明巡礼》。毛峰从中国最近30年迅速崛起的现实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地位和灿烂未来、中华文明绵延万年之久的传播奥秘、伏羲炎黄尧舜时代的伟大文明成就和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塑造作用、儒家道家佛教的博大智慧、黄金白银时代的主要政治成就与文明传播的巨大影响、元明清时代中华文明的内外治理、中西文化交流的成败得失、当代中国引导全球和谐社会、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华文教育、华文传播事业促进全球华人“内和外顺、治世安人”的巨大作用、华人修习传统国学、当代国学、西方学术的基本文献与基本方法等等,最后归结为中华文明必将以其独特的“文明传播秩序”赋予整个世界“龙凤呈祥”的繁荣和谐的盛世景象。
课程进行中,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教室里按时响起学校“眼保健操”领操员的广播声音和伴奏音乐,毛峰教授随机应变,带领学员当场演练他自创的“中华保健操”,有序地转动颈项、伸展胳膊,让学员切身感受中华文明在调养身心、心灵保健上的巨大功效。一场“心灵与身体的保健操”演练下来,学员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听讲、学习、提问和讨论中。大家赞叹道:“毛老师,您的心灵保健操,真是太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