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朗宓榭、冯海城:打开通向中国文化的窗口

2022-05-02 12:3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开通向中国文化的窗口

  日前,德国汉学家朗宓榭(Michael Lackner)和北马其顿汉学家冯海城(Igor Radev)因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获第十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两位汉学家精通中文、热爱中国文化,为推广中国文化、推动海内外汉学研究合作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跟着广告学中文

  在德国班贝格市长大的朗宓榭对语言学习很感兴趣,14岁时自学俄文,读大学期间学习了阿拉伯文,还会说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等。

  “当时的我对各国文化充满好奇,也满怀闯荡世界的豪情。但我觉得,我所学的这些语言有许多地方同出一源,未能很好地满足我的好奇心。机缘巧合,我有幸聆听了德国著名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uer)的讲座,被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他为我打开了通向中国古老文明的窗口,使我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于是我转学到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师从鲍吾刚,开始了汉学的学习和研究。”朗宓榭说。

  回望学习中文的经历,朗宓榭认为中文语法和句子结构学习起来不是很难,对欧洲人来说,学习的最大难点在于汉字。“我觉得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对其所呈现的文化充满兴趣,我在学习过程中,就对看中文广告很感兴趣。广告用语通常十分凝练和风趣,其中还有很多文字游戏,可以增强学习者对同音字的了解。”

  冯海城和中文的结缘同样来自他对世界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兴趣,尤其是中文。读中学时,他已经读过很多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等译本,包括《老子》《论语》《庄子》、中国古诗词、鲁迅的小说以及老舍的戏剧作品等。

  对冯海城来说,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要问自己“为什么我想学这种语言”。他的答案很简单――为了读懂中国的文学作品。“我发现,如果想要和中华文明对话,就要了解中华文化和社会,所以我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自然而然想要学会中文。” 冯海城说,“上世纪80年代,来自中国的秦锡英老师到马其顿做相关学术研究。她是当时唯一能教中文的人,有几位热爱中文的学生跟她一起学习,其中一个便是我。”

  冯海城很喜欢学汉字,在他看来,如果能理解每个字的结构和用法,就不会觉得汉字难学。“外国人特别是来自欧洲语言背景的人,刚开始学中文时可能最大的困难是发音。因为印欧语系中没有‘音调’这个概念,学中文首先需要学会‘听音调’。”

  穿行于不同文化之间

  作为汉学家,朗宓榭认为自己注定是一个穿行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有时候海外汉学家可以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反过来,和中国学者的合作不仅必需,还是一个扩大研究视野的最佳途径。我在汉学研究中反复提的一个理念是我们不仅要把中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客体来对待,更重要的是要和中国学者一起来研究中国。”朗宓榭说。

  朗宓榭在《朗宓榭汉学文集》中以浓缩的方式,把一个当代知名汉学家在汉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给中文读者,推动了海内外汉学研究的合作交流。

  朗宓榭表示,扩大和深化跨文化交流,首先要加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所以他非常鼓励学生到中国留学或交流。同样,他也致力于邀请中国学生、学者到德国进行共同研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精通对方的语言是深化交流的前提。”

  在跨文化交流领域,冯海城同样作了突出贡献。他很早就意识到,世界文化是多元的。“研究过不同文化,学过多门语言,就仿佛多了一双眼睛。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不间断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是承载这一文明的容器。”冯海城说。

  他一直从事中文及汉学研究工作,已翻译《老子道德经》(获马其顿文学翻译最佳奖)、《论语・大学・中庸》、《尚书》、《古典中国诗歌选》等20多部中国经典书籍,为促进北马其顿民众了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每种语言都蕴含着一个文化的、文明的、民族心理的世界,这给每个翻译者带来巨大的责任,特别是翻译古典作品,不仅要翻译文本的表面含义,还要向外国读者解释所提及的典故,因为没有背景知识无法做到准确理解。”冯海城说。

  对初进翻译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的学者,冯海城建议必须多读书,比如要读司马迁的《史记》,还要读《说文解字》和一些字源字典。

  在冯海城看来,翻译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是提倡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2014年至2016年间,我曾参与把马其顿语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也有机会读到马其顿语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是文化的载体。冯海城认为,某国的语言和文学在跟其他文化交流的情况下更能凸显其价值和特点。(于荷)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