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1月21日电 据华侨大学网站消息,日前,“中国文化之旅”冬令营落下帷幕。7天时间里,港澳台侨学生赴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参观自然和文化遗产,开展历史文化和国情知识学习等活动。
东北文化分为两个研习营,分别从沈阳和哈尔滨进入东北大地,寻沈阳故宫、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中国工业博物馆、探张氏帅府,重走抗联路、参观731部队遗址、参访民族企业、领略俄侨情怀。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收藏的1000幅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700余件历史文物给营员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中国河南学生刘锦感叹:“几十年后的我们,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同时,更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营员们看着一台台被誉为“万械之基”的机床,了解到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第一台125万吨挤压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100多个新中国第一均从沈阳生产出来,仿佛与中国工业的发展共同成长。法学院2016级中国台湾学生余敏祯表示:“工业博物馆里的老机器,见证了中国工业在逐渐腾飞,我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未来更有信心。”
在壮歌・东北抗联体验式国防教育基地,营员们聆听抗联故事,观看了情景剧《松花江上》,感受抗联文化,传承抗联精神。化工学院2017级中国澳门学生游玉华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说:“第一次来东北,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革命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如今的条件,我们要倍感珍惜,更加努力地学习。”
齐鲁文化研习营跨越山河,从西到东,从齐州到鲁都,从华北泰山到滨海胶澳,品味“齐”风“鲁”韵。
在山东博物馆,营员们走进齐鲁大地的时光隧道,从距今五十万年的沂源猿人头盖骨,到龙山文化的黑陶白陶,到鲁国的青铜酒樽,再到古人的指南车……
在孔庙,营员们观开城仪式,体验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无不为儒学文化所动容,经济与金融学院2016级中国香港学生许嘉颖称:“三孔中蕴含的故事之多,文化之深,影响之大,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尼山,营员们着汉服,拜礼孔圣,击鼓明志,饮风听韵,立身正道。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西班牙学生林菲菲表示:“通过庄严的入学仪式让我们共同走进孔子的世界,感受文化的魅力,为人生点亮一盏古老文明的庇护灯火。”
中原文化研习营先后来到河南郑州、登封、洛阳和陕西西安,开启一场“老家河南,根在河洛”的寻根之旅。
在华侨大学黄河文化研学实践基地――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营员们现场聆听黄河治理和水文监测情况,对黄河文化进行研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缅甸学生纪开安在考察札记中写道:“此次研学不经让我了解了黄河的壮观,还认识到黄河一直以来都存在水患问题,水文站工作人员就是为了预防和治理黄河水患而一直坚持奋斗。”
在“天下第一名刹”登封少林寺,营员们参观天王殿、大雄宝殿、塔林等古迹,感受浓厚佛教文化;观看少林功夫表演,体验学习少林“小洪拳”。音乐舞蹈学院2018级中国台湾学生邱慧芬感叹道:“在少林寺舞台上进行武术表演的朋友们年龄比我们还要小,但是武艺精湛,这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武术的魅力实在太大了。”
在秦兵马俑博物馆,营员们被其宏大的规模、严整的军容、精美的技艺所震撼。美术学院2017级中国香港学生王永超感叹道:“走进秦兵马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无比震撼的景象,俯视这些兵马俑,他们和真人、真马一般大小,排列整齐,威武雄壮,不得不感叹古人的伟大。”
燕赵文化研习营先后来到北京故宫、香山、长城和河北西柏坡、雄安新区、正定县塔元庄等地。
在故宫博物院,营员们穿行于宫殿间,并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游走于紫禁城的各个角落,感受故宫的构建之美。营员们亲手制作“窗棂灯”,了解宫廷中窗棂的种类及其寓意,感叹窗棂灯的构造细节之巧妙。建筑学院2017级中国香港学生吴世贤赞叹道:“每前进一处,每一个院落,都展现出庄严豪华的景色,让人叹为观止!”
在西柏坡纪念馆,营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穿梭于各个陈列展厅,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西柏坡人民的革命精神。在雄安新区,营员们体验无人汽车、无人酒店以及无人超市,了解绿色装配式建筑和海绵城市防涝体系,真实感受到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经济与金融学院2017级中国台湾学生彭祥轩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从西柏坡到雄安新区,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大势,如果说西柏坡是中国的过去,那么雄安新区就是中国的未来!”
华侨大学校方表示,为吸引更多的港澳台侨学生参与到各类国情教育活动中去,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我的中国心”港澳台侨学生实践育人工程,擦亮侨校金字招牌,巩固和完善“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