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技是中国杂技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那迷人的魅力,来自演员高超的腿脚功夫。追根寻源,它始于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从大量的有关文字和实物资料来看,汉唐时的杂技,基本上是以手技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北宋是杂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由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东京的杂技表演团体中,除了官办的“左右军”,还有民办的各类杂技班社和民间零星杂技艺人。他们在各种重大庆典活动及特定节日时不定期演出,但更多的是常年演出于东京城内的“瓦子勾栏”之中。这里汇集了大批杂技艺人,他们创造出脚上的功夫,并非常突出地表现出来。
宋代(公元960年―1278年)的脚技和手技并称为杂手伎,又叫“踢弄”,是宋代杂技中独具特色的大类,并逐渐成为杂技的代名词。著于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踢瓶”、“弄碗”、“球杖踢弄”的记载,还列举出几位著名演员的姓名。可惜该书未详细记述,实际内容应该更加丰富。
古代“踢”含有“蹬”的意思,表演小道具时称“踢”,表演大道具时称“蹬”。另外在宋代史籍中还记载有“竖双足以承八岁儿”的“蹬人”,“双足承数十斤大瓮舞弄”的“踢缸”或“蹬缸”等节目。踢瓶、弄碗、球杖踢弄、蹬人、蹬缸这些节目,一直流传至今,愈演愈精,变化无穷,是中国杂技真正的传统保留节目。
“蹬技”表演,可蹬酒坛、酒缸甚至桌子、木柱、梯子、木板、锣鼓以至活人等重物,也可以蹬轻物,如绢制的花伞等。被蹬的物体飞速旋转,腾跃自如,从光滑的瓷制彩缸,到笨重的八仙桌子,都可以蹬得飞旋如轮,只见影子不见物形。过去蹬技以重为胜,近世发展到轻重并举,轻薄如纸的花伞、彩毯,演员亦能蹬得飘逸非凡。
现代轻蹬技求新之处在于,演员不仅能表演左右脚的“双伞对传”,还能两手两脚“四毯对转”,一般表演“双伞对传”需要两名演员同时完成。青年演员王虹不仅能双脚对传,而且在仰蹬达到高潮时,她还能突然翻滚而起,双手撑座倒立蹬毯。接着又是连续几个倒立,那柔软的毯子好似着魔般始终不停地在她的脚上旋转着,通灵入化。
山东杂技团的卢新立、沈凝表演的“蹬板凳”属于重蹬技,演员蹬着叠架着的十一条板凳,底坐沈凝稳健地把握着板凳的平衡,将脚上高高的“凳塔”轻松地蹬转两圈,双脚稳住又换成单脚蹬。顶端演员卢新立,随着板凳叠架层次的增加,在板凳上完成各种倒立,层层皆有新意,一层比一层难度大。当板凳架到十一条时,她在8米高的空中向后倒立咬花,双臂伸展,花随人转,表演以凝重的民族风格和高难度技巧,赢得观众的喝彩声。1984年12月,这个节目在摩纳哥第十届国际马戏杂技比赛中荣获“金小丑奖”。
济南杂技团演员表演的“蹬板凳”又做了创新,底座演员创造了蹬中加转、蹬中加摆、蹬中加晃的一系列既险又新的技巧,使板凳“活”了起来。顶端演员在层层叠加的板凳上,随势依位,做着各种形体技巧,多姿多彩、出人意料,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杂技艺术新、难、奇、美的杂技艺术美学特征。1986年12月,该节目在英国第十一届世界杂技锦标赛中获得单项对抗赛冠军金牌奖。